陈金柱:处暑节气养生当注意祛暑化湿,养阴生津

2025-09-05


  处暑起居·早卧早起


  处暑后天气变凉,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每天早卧早起。此外,还要适当午睡,以缓秋乏,养心神。


  “早卧”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,“早起”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防止收敛太多。充足的睡眠,可消除人体的疲劳,使人的大脑及肢体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
  处暑着装·凉而不寒


  处暑节气,虽有金风送爽,但天气变化无常,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特点。因而着衣不宜太多,以凉而不寒为宜,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。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,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,因此要注意脐部保暖。


  处暑饮食·增酸减辛


  秋季气候处于“阳消阴长”的过渡阶段,从立秋到处暑,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,故有“秋老虎”之说。


  《黄帝内经·脏气法时论》说:“肺主秋……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。”处暑节气,在饮食上要“增酸减辛”,以助肝气,可以多吃些像苹果、葡萄、柠檬、山楂等酸味食品。


  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,使人们的呼吸道和皮肤感到非常干燥,严重者会引发“秋燥症”,表现出咳嗽无痰、咽喉肿痛、皮肤干涩等症状,此时应该多喝水补津液,适当补充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,如粳米、糯米、南瓜、萝卜、蜂蜜、芝麻、百合、银耳、梨、荸荠等。荤食类可以选鸭肉、河鱼、河虾等。但随着天气转寒,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,则要少吃或不吃了。同时,为防止燥邪伤肺,饮食上应少吃煎炸、辛辣等食物。


  处暑运动·平缓为宜


  处暑时节,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,宜进行慢跑、太极拳、五禽戏或做呼吸吐纳、扩胸运动等锻炼方式,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为度,有助于机体内气血通畅。


  早晚天气凉爽,运动时间选择在一早一晚比较适宜。


  秋日可练“漱泉术”,即每日清晨洗漱完毕,用舌在口中搅动,等到口中唾液增多,漱练数遍后,分3次咽下,如果能够长期坚持,对预防秋燥大有裨益。


  欢迎关注,点赞,转发文章,微博:@陈金柱;淘宝店:陈金柱养生坊;微信公众号:陈金柱健康咨询;抖音号:chenjinzhutjk或搜索“陈金柱”


阅读2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