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调整饮食,润肺防燥
处暑后,秋燥渐起,人体易受到燥邪侵袭,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症状。因此,饮食上应以润燥生津、养阴清肺为主。建议多吃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莲子等白色食物,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肺、清热生津的功效。同时,减少辛辣、油腻食物的摄入,以免加重体内燥热。
2. 适度锻炼,增强体质
处暑时节,虽然气温有所下降,但仍需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可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轻度到中度的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,耗伤阳气。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,防止脱水。
3. 充足睡眠,养阴敛阳
处暑后,夜渐长日渐短,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调整作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养阴敛阳,恢复体力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建议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,保持7-8小时的睡眠时间,中午可适当午休,以缓解秋乏。
4. 调节情绪,保持平和
秋季易使人产生悲秋之感,情绪波动较大。因此,处暑时节应注重心理调适,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过度悲伤或焦虑。可以通过阅读、音乐、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,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,有助于身心健康。
5. 适时添衣,防寒保暖
虽然处暑标志着暑天的结束,但早晚温差较大,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衣,尤其是保护好腹部、背部和脚部,以防寒邪入侵。
欢迎关注,点赞,转发文章,微博:@陈金柱;淘宝店:陈金柱养生坊;微信公众号:陈金柱健康咨询;抖音号:chenjinzhutjk或搜索“陈金柱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