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饮食养生——增酸减辛防秋燥
处暑节气的显著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、空气湿度小,在此节气,易发“秋燥”。《黄帝内经·脏气法时论》说:“肺主秋……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。”肺主气,司呼吸,开窍于鼻,秋令与肺气相应,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,很多人会出现咳嗽少痰、口鼻干燥等症状。
故处暑饮食养生贵在滋阴防燥,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,辛味发散泻肺,由于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尽量少吃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果蔬,“增酸减辛”。宜多服用沙参、麦冬、天冬、杏仁、百合、秋梨、荸荠、苹果、葡萄、山楂等,以防止秋燥伤肺,使肺气得清,呼吸平和。此外,燥易伤阴,多食养阴食物,如芝麻、蜂蜜、莲子、银耳、鸭肉等食物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,平时可以适当喝些冰糖银耳汤、冰糖雪梨、百合莲子粥、山药莲子汤、芡实山药羹等,来帮助养阴润肺。
百合莲子粥
配料:芝麻1两,银耳1两,百合1两,莲子15克,杏仁、蜂蜜适量。
制作:上述食材加水适量,煮20~40分钟,加入蜂蜜适量。
功效:润肺养阴,润肠通便。
四、运动养生——户外锻炼解秋乏
处暑之后,天气早晚转凉,秋高气爽,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,锻炼的方法以经常进行早晚跑步、登山、散步、做操、打拳等简单运动为好,有助于平稳情绪,增强体质,解除秋乏。处暑期间,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“处暑天不暑”,尽管如此,中午依旧还是比较炎热,民间有“秋老虎”的称谓,指的正是处暑时节中午炎热的气候,此时户外活动建议选择在早晨或傍晚,避免中午高温时段。
欢迎关注,点赞,转发文章,微博:@陈金柱;淘宝店:陈金柱养生坊;微信公众号:陈金柱健康咨询;抖音号:chenjinzhutjk或搜索“陈金柱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