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金柱:夏至养生指南(上)

2025-06-30


  夏至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,夏至这天,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,夏至过后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日减短,故有民谚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。夏至之后,高温酷暑的盛夏时节正式来临,俗话说“夏至一阴生”,就是说在此节气中,尽管天气炎热,可阴气已开始生长,致使人显得极其脆弱,容易患各种疾病。所以,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。


  一、夏至心静自然凉:


  夏至后天气逐渐变热,人们容易心烦意乱。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说:“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嵇康在《养生论》中说:“更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热亦于吾心少减,不可以热为热,更生热矣。”告诉我们在炎热的夏天,应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要神清气和、快乐欢畅、心胸宽阔,心静自然凉。


  二、晚睡早起午休躺:


  夏至时节,建议晚睡早起,并适当午休,以适应自然界的阳气变化。中医理论认为,午时(中午11:00-13:00)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、阴气初始的时刻,午时小憩一会儿,可以滋阴护阳,使阴阳平衡。


  三、切忌饮食过寒凉:


  夏至时节饮食宜清淡,多吃苦味食物,以清泄暑热、增进食欲。同时,应避免过食寒凉之物,以免损伤脾胃。《颐身集》记载:“夏季心旺肾衰,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、蜜水、凉粉、冷粥。饱腹受寒,必起霍乱。”“心旺肾衰”,即外热内寒之意,故此时不宜多吃冰冷的食物,少则犹可,贪多定会寒伤脾胃,令人吐泻。西瓜、绿豆汤、乌梅小豆汤等,虽是解渴消暑之佳品,但不宜冰镇食用。


  四、暑伤津气炎热防:


  夏至气候炎热,出汗量大大增多。中医有“血汗同源”之说,认为汗液为津液所化,血液为心所主,故又有“汗为心之液”的说法,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《素问•藏气法时论》曰:“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”,“心欲软,急食咸以软之,用咸补之,甘泻之”。随着人体出汗较多,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,可以适当补充淡盐水或者电解质水防止电解质紊乱。


  欢迎关注,点赞,转发文章,微博:@陈金柱;淘宝店:陈金柱养生坊;微信公众号:陈金柱健康咨询;抖音号:chenjinzhutjk或搜索“陈金柱”


阅读0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