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泻火泻热
谷雨之后,气温逐渐回升,上火的人又多了起来。中医认为,春天阳气升发,易扰动人体肝胆、胃肠蓄积的内热;加之春季干燥多风,人体较难保持新陈代谢平衡,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。
点按内庭穴,最好在早7-9点早餐后进行,这时胃经气血最为旺盛。可用大拇指按压或火柴头点压,100次为宜,每天按摩1-2次,有清胃、泻火、解毒的疗效。
二、避免接触过敏源
风大沙多是这一节气的显著特点,应尽量避免在浮尘天气进行户外活动,外出时尽可能选择浮尘较轻的时段,并戴口罩或用纱巾蒙头,多喝水,适当多吃些清肺、润肺食物。此外,谷雨前后,杨花柳絮随风舞,很容易引起鼻痒、鼻塞、咳嗽和皮肤过敏等症状,所以如果进行户外活动,一定要做好防护。
4月下旬,樱花、杏花、桃花、梨花争相斗艳,在享受美景的同时,过敏体质人群又有了每年一度的烦恼,鼻塞、喷嚏、流涕、目痒、迎风流泪、咽痒、咳嗽、喘憋、皮肤瘙痒等问题频繁出现。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一方面外出做好防护,戴遮阳帽、护目镜、口罩、打遮阳伞减少花粉接触;一方面通过抗组胺药物、抗敏中药、穴位贴敷、针刺等治疗手段缓解临床症状,更重要是通过中医药综合治疗健运脾胃、填补肾精,调理人体先天和后天不足,以提高机体免疫力,抵御外邪的侵袭,防止来年复发。
早晚揉搓鼻翼(迎香穴),有助缓解过敏。最近患者都是来主诉鼻炎又出问题了。除了扎迎香穴还有印堂穴等相关的治疗鼻炎的配穴。患者反应几次就减轻或者好了。
三、合理补水 防春燥
谷雨之后,气温回升加快,人体水分容易通过运动出汗、呼吸等形式大量丢失。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体内的积热,合理补水防“春燥”。
1、补水首选是白开水
尤其是早上起来,可以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,补充一整夜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,“清洗”排空的肠胃,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;晚上临睡前喝一杯50~100毫升的白开水,对于肠胃、血管、神经也有非常好的保护和调节作用。
一般来说,一位中等体重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,每天需要喝水1500-1700毫升。注意水温要和体温接近。喝水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,尤其对老年人来说,如果喝水速度过快、动作过猛,可能会导致头痛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血压升高。
2、补水的第二选择是水果
水果中不仅能补充人体水分,而且还可以补充各种营养素。健康成年人每天要吃八两水果,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的苹果的重量。
欢迎关注,点赞,转发文章,微博:@陈金柱;淘宝店:陈金柱养生坊;微信公众号:陈金柱健康咨询;抖音号:chenjinzhutjk或搜索“陈金柱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