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金柱:谷雨防“湿邪”伤身健脾柔肝

2025-04-29


  潮湿多雨是此时的气候特点,中医认为湿为阴邪,易损阳气,易伤脾胃。如人们的起居饮食稍有不慎,则容易感受湿邪,出现食欲不佳、便溏腹泻、身体困重、关节肌肉酸痛不适等脾虚湿困症状。因此,健脾除湿、助脾运化是谷雨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。


  谷雨雨水较多,要避免淋雨,万一衣服打湿,也要到家沐浴及时更衣。运动出汗需迅速擦干,补水的时候每次摄入量不要太多,速度也应减慢,以温开水为宜。


  饮食上要吃一些健运脾胃,容易消化的食物,如赤小豆、薏米、白扁豆、山药、陈皮、芡实之类药食同源的食物,帮助脾胃正常运化,同时防止体内湿气的产生。


  谷雨时节湿度大,按揉位于小腿内侧、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的阴陵泉穴能健脾祛湿。还要注意开窗通风,加强保暖,不要着凉,多晒太阳,适当运动。如果已有“湿邪”侵入,在日常饮食中,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,如红豆、茯苓、冬瓜、薏米等。


  健脾和中


  中医认为,脾属土,为内脏平衡中心。少思节虑,恬淡清静可养脾。脾中不化为实,不喜食为虚;多疑惑者为脾不安;面色憔悴为脾有伤;喜甜食者为脾气不足;痰盛者为脾气湿重。因此,早睡早起,口味清淡,避免厚味肥甘,是护脾的关键。


  地瓜、山药、土豆、香菇等都是补脾胃的食物,具有补脾、益气的功效,在谷雨时节不妨食用一些。特别是山药,中医认为山药味甘,归脾胃经,具有健脾补气、补肾固精、养阴养肺的功效。也可多吃红枣,不仅对脾脏有益处,还能补气养血,尤其适合女性,可以煮粥食用或者是切碎泡茶喝。


  柔肝疏肝


 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,春属木,与肝相应。立春之后,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,在清明、谷雨时节达到最旺。此时如果七情不畅,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,导致脏腑机能紊乱。因此,柔肝疏肝,调畅情志也是这一节气的养护重点。


  春季肝气容易郁滞,易出现“肝火上炎”相关症状,如口苦、胁胀、目赤、急躁易怒;或出现“肝阳上亢”相关表现,如头晕、头痛、失眠、血压波动。


  此时宜调畅情志,保持心情舒畅,可饮用清肝明目、疏肝泻热的花茶,如菊花、茉莉花、玫瑰花、白梅花、三七花;也可以用抑制肝阳的中药泡水代茶饮,如枸杞子、黄精、女贞子、桑葚、熟地。


  饮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油腻食物,烟酒要节制,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还可多吃柔肝养肺的黑米、豆类、荠菜、芹菜、油菜、菠菜、胡萝卜、莴笋等。


  欢迎关注,点赞,转发文章,微博:@陈金柱;淘宝店:陈金柱养生坊;微信公众号:陈金柱健康咨询;抖音号:chenjinzhutjk或搜索“陈金柱”


阅读2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